走进怀宁县黄墩镇高楼村高标准农田项目现场,挖土机正在作业,一旁工人正在抢抓“黄金期”,做好周边基础设施提升工作。近年来来,黄墩镇结合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工作,按照“田成方、路成网、渠相连”的建设思路,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,着力提升村容村貌,助力村民增收致富。
据了解,黄墩镇隶属长江中下游地区,拥有肥沃的土地和便利的水路交通体系,也是著名的“蓝莓小镇”。但以往农业种植多以“小农户”式为主,不仅耕地小、产量少,且抗风险能力弱。如何推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成为黄墩镇一直思考的问题。2023年以来,黄墩镇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“发力”方向,升级农田基础设施,加快改良土壤、优化水利格局,为农业发展按下“快进键”。
此次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总投资6700万余元,涵盖村内耕地面积1万余亩。通过对田块整治、农田地力提升、田间道路硬化、灌溉排水等配套设施建设,进一步实现“小田”变“大田”,“农田”变“良田”。“本次项目,我们采用EPC模式,确保各项工程一体实施。后期,我们在推进高标准农田的基础上,加快周边基础设施建设和绿化美化工作,全面提升乡村‘颜值’,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。”黄墩镇党委委员、副镇长江波介绍道。
为顺利推进高标准农田项目,打消村民顾虑。黄墩镇组织各村通过召开村民大会、广播会,开展入户走访等方式,向村民详解介绍综合整治试点工作相关政策,预计带来的收益等,切实引导广大群众了解、认同高标准农田建设。同时加强监管,公开透明做好地块测绘,保证农户地块位置及耕种面积准确无误。坚持农民自愿原则,对破埂并田后有种植意愿的农户,优先划分地块;对没有种植意愿或者缺乏种植能力的,则委托村经济合作社进行土地流转,引入种粮大户等开展规模化、集群化经营。
目前,黄墩镇村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总体进度已超过70%。建成后,该项目区域内基础设施条件将显著提升,粮食作物受灾率和成灾率将大幅降低,为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,促进农业产业向数字化、专业化转型打下坚实基础。“建设高标准农田是全村村民都受益的好事儿。以前田块小而分散,大型机器没法下田。建设高标准农田以后完全机械化就不成问题,且节约了很多成本,我也得到了很多的实惠。”黄墩镇高楼村承包大户曹先国高兴地说。
高标准农田建设一头连着粮食安全,一头连着农民增收,是推进乡村振兴的有力举措。下一步,黄墩镇将全力保障高标准农田建设质量,加大力度做好高标准农田的监督管理工作,发挥其综合效益,助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。
(周钰翔、王小足)
亿策略-亿策略官网-配资网-股票配资资讯门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