历史开讲
如果将春秋时期比作一首歌,那么诸侯争霸无疑是其中的主旋律。而在诸侯争霸的舞台上,最引人注目的戏码,莫过于晋楚争霸。
这场争霸战,始于公元前632年晋楚城濮之战,一直到公元前506年吴破楚入郢之战,历时超过百年,几乎贯穿了整个春秋时期。
正如《春秋左传注》的作者杨伯峻所说:“一部春秋史就是晋、楚两国的历史,而晋、楚两国的历史便构成了春秋史的核心。”可以说,这场晋楚争霸,成了春秋历史的主线。
但最终,给这场争霸画上句号的,却是一位天才人物——晋悼公。在采纳了大臣智罃的建议后,晋悼公运用了一招“绝杀”——三驾疲楚。这一计策直接令楚国元气大伤,陷入了无法自拔的困境,彻底失去了与晋国抗衡的能力。
这个“疲楚”之计,不仅在古代取得了辉煌的成效,而且在后来的历史中得到了反复应用。比如,诸葛亮的北伐、范仲淹的退辽之策等等,近现代英美也将这一策略巧妙地改良并应用,屡屡成功。
展开剩余84%他们的策略就像晋国一样,进行高频率、低强度的攻击,逐渐消耗目标国的实力,接着实施围困,最终趁对方疲于应付时,抓住破绽并给予致命一击,彻底瓦解了某些超级大国。
如今,某大国宣称要“竞赢”中国,但又不寻求直接冲突。他们在全方位遏制中国的同时,也隐隐带有“疲楚”的战略意图。对此,我们应当提高警惕。
公元前643年,春秋时代的第一任霸主——齐桓公去世了。齐桓公的去世意味着霸权的失去,诸侯们重新陷入了无序的争斗,中原局势动荡不安。
新的霸主将是谁?楚国的野心也随之膨胀。齐桓公晚年,楚成王便开始谋划北伐,意图让陈、蔡、曹、卫、宋等中原诸国屈服在自己的铁拳之下。
楚国的步步紧逼,引发了晋国的强烈反应。两国很快便进入了激烈的对抗状态。
公元前632年,晋楚爆发了城濮之战,这场战役以晋国胜利告终,拉开了晋楚争霸的序幕。
在接下来的13场直接战争中,晋国以11胜2败的成绩占据上风。尽管晋国屡次获胜,但国内的矛盾却愈发复杂,国家内外压力山大。晋国能否继续硬拼下去,成了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。
到了公元前575年,鄢陵之战成为晋楚争霸中的最后一次决战。这一战,晋国再次获得了决定性的胜利。然而,晋悼公深知,单纯依靠直接决战并非长久之计。因此,他开始思考如何结束这场旷日持久的争霸,让楚国彻底失去反击的机会。
一、避免决战的必要性
晋悼公意识到,决战的胜率低、风险高、消耗大,若继续这样下去,只会徒增伤亡,根本无法彻底解决问题。于是,他开始着手寻找其他途径。
然而,局势并不允许他轻易回避决战。郑国的地理位置非常关键,位于中原的要冲。如果楚国控制了郑国,就等于拥有了对中原的进攻跳板,而晋国则必须做出回应,必然会引发更大的冲突。
晋国的战略家中行偃提出了一个果断的建议:趁楚国急于救援郑国之时,集中力量围攻郑国,引诱楚国出兵,然后利用有利地形进行伏击,以逸待劳,打垮楚国。
但是,这一战略同样有极高的风险。晋国目前面临着多重压力,不仅要应对楚国的威胁,还要防备齐国和秦国的潜在背叛。秦晋盟约的破裂,使得秦国转而与楚国结盟;而齐国也趁机反击,发动了鞌之战。再加上晋国内部政局的不稳定,若贸然发动大规模战争,晋国恐怕难以承受。
二、荀罃的智慧
在这种情况下,晋国的谋士荀罃坚定地反对继续实施全面战争。他对楚国非常了解,因为他曾在楚国做过长时间的囚徒。九年的囚禁生涯,让荀罃对楚国的强大与弱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。
荀罃认为,楚国虽然地大物博,拥有广阔的战略纵深和丰厚的资源,但其军队的战斗力较弱。楚国即便屡次失败,凭借强大的恢复能力,总能迅速反弹。然而,正是这份恢复力的延迟,以及长期的内耗,使得楚国并非不可战胜。
荀罃提出了一种持续性的侵扰策略——“三驾疲楚”。他认为,在避免直接决战的前提下,通过高频率、低强度的骚扰战术,逼迫楚国陷入疲惫,从而逐渐消耗掉其力量,最终达到瓦解楚国的目的。
三、三驾疲楚的实施
荀罃的策略在实际操作中,分为三个阶段:
1. 不断进攻,消耗楚国力量:荀罃建议,晋国与郑国结盟,然后利用楚国的必然反应进行围攻,通过不断侵扰,使楚国疲于应对。楚国疆域广阔,兵力无法完全覆盖,晋国通过灵活的分散攻击,让楚国应接不暇。
2. 包围式侵扰:晋国进一步联合过去与楚国有过争端的国家,共同发起进攻,形成战略合围,进一步增加楚国的压力。尤其是在公元前506年,晋国联合了19个诸侯国,一举攻破了楚国的防线,进入了楚国的腹地。
3. 最终的降维打击:通过高频次、低强度的持续骚扰,晋国成功拉开了与楚国的差距,最终迎来了致命的一击。这一过程中,吴国的崛起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。吴国在孙武的指挥下,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破楚国都城郢城,彻底瓦解了楚国的抵抗。
四、历史与现代应用
“三驾疲楚”的战略并非仅仅是古代战术,它在历史上屡次被后人借鉴和运用。诸葛亮的北伐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,通过高频次的骚扰,使得曹魏无法恢复经济、资源得不到补充,最终进入防守状态,陷入困境。
类似的战略也在近现代战争中得到应用。美国在冷战期间,针对某超级大国实施了高频次的制约措施,如技术封锁、经济围困等,成功打乱了对方的经济发展和国际布局,最终导致了该大国的衰败。
五、现代战争的启示
“三驾疲楚”的策略在现代战争中同样适用。它的核心在于:通过低强度、高频率的持续攻击,消耗敌方的资源和战斗力,迫使对方陷入被动状态。当敌我之间的差距逐渐拉开后,便可以进行最后的降维打击。
这种策略特别适合现代的非对称战争。高频低强度的进攻,不仅能够保持主动权,还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冲突升级的风险,具有较高的性价比。敌人往往会因疲于应付而露出弱点,最终在你蓄势待发的时机,给予致命一击。
通过“三驾疲楚”,晋国最终以微小的代价,瓦解了楚国的强盛。这个智慧的策略,不仅成就了春秋霸主晋国的伟业,也为后世提供了重要的战略思维,至今仍在世界各地的战略决策中得到运用。
发布于:天津市亿策略-亿策略官网-配资网-股票配资资讯门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