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月15日,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召开“创新监管制度,激发企业活力,护航全国统一大市场——经营者集中审查试点委托三周年”专题新闻发布会。上游新闻记者在发布会现场了解到,自2022年8月1日起,重庆市市场监管局受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委托负责涉及河南、湖北、湖南、重庆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、西藏等八省市自治区部分经营者集中案件审查工作。三年以来,共审结经营者集中案件207件,涉及交易金额超过7727亿元。
\n发布会现场。 图片来源/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
\n为落实2022年新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》中“健全经营者集中分类分级审查制度”的要求,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自2022年8月1日至2025年7月31日试点委托上海、重庆等5个省级市场监管部门开展经营者集中审查工作。为巩固落实试点工作成果,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决定将试点委托转为正式委托,自8月1日起将部分适用经营者集中简易程序的案件继续委托北京市、上海市、广东省、重庆市、陕西省等5个省级市场监管部门负责审查。
\n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徐军介绍,为做好审查工作,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:
\n一是强化工作保障。抓建章立制,构建“1+N”制度体系,以《审查工作实施方案》为纲领,出台5项细化制度文件,明确案件商谈、受理公示等20余个环节的操作规范,印发《重庆市经营者集中反垄断合规指引》,推动审查工作走深走实。抓队伍建设,以开展试点工作为契机,单独设立反垄断处,建立稳定审查队伍,加强业务钻研,提升队伍素质。抓智力支撑,建立川渝反垄断专家库,选聘专家58人,为案件审查提供专业参考意见。
\n二是提高审查质效。强化预警提醒,完善注册登记系统预警弹窗范围,与税务部门通力协作,将全市营业额超8亿元的企业全量纳入重点企业库,并购动态及时预警、及时提醒。提高审查效率,简化内部审批程序,确保受理情况、无条件批准案件第一时间公示,平均审查时长从2022年的19.04天、压减至目前的16.83天。提升审查质量,从严审核申报材料,截至目前,因不满足简易案件申报条件由企业撤回14件,因抢跑转为调查案件1件,强化了反垄断监管威慑力。
\n三是注重宣传培训。建立“线上+线下”宣传模式,充分运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宣传矩阵开展宣贯工作,开辟专门网站,先后组织民企、国企、产业园区、平台企业、公用事业等数十场专题培训,解读经营者集中法律政策,提升企业合规意识。实施“理论+案例”培训方式,先后4次联合市国资委、市工商联对市内重点企业开展培训,培训市内重点企业200家次。联合重庆大学设立西部企业竞争合规指导服务中心,常态化开展反垄断合规培训。推行“书面审查+实地调研”工作机制,聚焦新业态新领域等并购活跃的行业领域,实地走访30余家企业,形成分析报告,提高服务决策能力。
\n四是强化协同联动。在跨区域协作方面,联合7省自治区市场监管部门签署合作框架协议,持续加强信息共享,联合开展个案研判、个性化调研,工作合力得到加强。在跨部门协同方面,建立市级部门招商引资、并购重组等重大事项协商联动机制,联合宏观调控、产业发展、行业协会等部门开展并购形势研判,强化政策统筹,听取意见建议,确保同向发力。在上下贯通联动方面,积极争取反垄断二司人才培养和业务指导,要求各区县局配备经营者集中审查宣传员,为区县行业主管部门招商引资提供政策支持,发挥贴近企业优势,主动靠前服务,解答申报企业咨询,实现上下联动。
\n上游新闻记者 崔涛
亿策略-亿策略官网-配资网-股票配资资讯门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